创业道路千万条,可以毅然辞职白手起家,也可以由企业内部开始创业稳步前行。虽然通往成功的道路各不同,但其中跋山涉水的艰辛却是类似。
近日,记者来到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西安环普国际科技园的GLP I-Desk,采访了创始人之一薛璐,听她娓娓讲述创业经历,让记者对于西安共享办公的一段发展历程有了些许了解,也为她们四个85后女孩创业的过程而喝彩。
偶然开始的创业
长期磨合错失入场良机
说起创业的开始,薛璐说这是一个稍微有点长的故事。“我们的创业可以说是一个内部创业。一开始,我关注到联办办公的市场契机,恰好公司内部发起了一个商业方案比赛,希望大家自愿自发组成团队或者自己单干去完成选题、写出方案、参与比赛。我与三个上海的同事,都是85后的女孩,对西安的市场状况做非常完整和严谨的调查分析,并最终形成了很完整的商业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精心准备的方案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最终胜出。就在获胜的当天,她们收获了更大的惊喜——公司支持方案真正落地。
可是,哪里能够想得到,从方案到现实,从纸面到地面,她们走了很久。在I-Desk投入运营的时候,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开始显现,市场环境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我们遇到了非常大的一个挑战,招商非常困难。”I-Desk和天气一起走进了寒冬。
寒冬里的奋斗
补足短板渐入佳境
“真的是过了一个寒冬,大概持续了三四个月,招商进度非常非常慢,远远低于预期。因为我是负责招商宣传现场管理,所以我个人的压力特别大。”薛璐说道。
“经过反思,我们发现宣传和预招商上的不足。为了补上这一课,我们开始整合、深挖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我们对内得到了每个部门毫无保留的支持,公司庞大的客户资源为我们无偿开放。对外,我要特别感谢高新区和软件园的强大助力。高新区软件新城汇聚了像华为、阿里巴巴、讯飞这样的优质企业,形成非常鲜明的聚合效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逐家登门拜访建立联系。我们积极承办软件园的各种活动,比如说‘寻秦记’这样吸引高端人才回流的活动现场,还有各种现场招聘和活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来到I-Desk、了解了I-Desk,我们渐渐就有了名气和口碑。”
迈过了最难的一道坎,I-Desk随即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2018年9月,创业一年后,I-Desk二期陆续投运,不仅面积是一期的4倍,而且入驻企业的规模也是一期的升级版,与一期一同构建起企业持续发展阶梯。目前已经交付了三分之一左右,出租率已经达到80%。
创业历程的反思
“赢”的心态是第一位
薛璐多次提到了“反思”,她在反思中行动、在反思中妥协、在反思中坚持。反思的重要成果是她觉得创业者要有一种‘赢’的心态。在最艰难的时刻,在坚持很久却暂时没有看到成果的时候,也给自己再多一点机会,再撑一撑,要坚信只要自己拼尽全力,就一定会赢。
此外,创业一定找对方向,这需要市场经验与科学严谨的调研。还要有一个可以互相信赖、支撑的团队,因为创业事情繁杂,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全部搞定的,只能靠着团队一块一块地拼凑起来,最终成就一些事情。
薛璐略有“歉意”地说,自己应该算是一个内部创业者,观点和建议可能没有那么有代表性。其实,创业道路千万条,克服千难万险去完成挑战的过程是每一个创业者必须完成的考验,其中总是有一些通用的规律。薛璐用自己的创业实践,证明创业最核心的要素是心态、方向、团队、资源,这对准备开始创业和已经开始创业的创业者有极大的借鉴意义。(通讯员 吕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