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2018年,西安高陵区组织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业、奋发有为,基层党建、干部队伍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追赶超越·三次创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亮点一 从严从实“红脸出汗”
为把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经常、抓在日常,高陵区委组织部出台《高陵区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红脸出汗”常态化工作规范(试行)》,开辟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长效化新路径。各基层党组织运用《工作规范》21次、党员153人。《中国组织人事报》以《西安市高陵区出台工作规范让‘红脸出汗’常态化》为题进行了报道。
亮点二 美丽党建“四大工程”全力推进
在学习借鉴浙江安吉等地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高陵实际,高陵区委组织部推进“党徽醒目”工程,在全区86个村主阵地醒目位置悬挂熠熠生辉的党徽;推进“主阵地”提升工程,以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何村为标杆,全区确定了11个村进行高标准建设;实施“领头雁”培育工程,确定了90名村级后备干部;实施“党建+乡村振兴”工程,用“党建之实”引领乡村振兴。
亮点三 领导干部讲党课 激发党建新活力
高陵区委组织部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高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围绕“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乡村振兴”主题,带头深入全区7个街道,面对面向基层党员干部讲理论、教方法、理思路,《陕西日报》以“领导干部讲党课 激发党建新活力”为题进行专题报道。将区、街、村三级乡村振兴讲习所打造成讲好党的新精神、讲透致富好故事、讲强基层党组织的主阵地,全区94个讲习所共开展培训228场次,培训13000余人次。
亮点四 联村党委铺就群众致富路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陵区委组织部成立了仁何、张南联村党委,充分发挥“联村联企联产业”作用,要事共商、资源融合、三产联动,有效破解了农村生产要素和资源难以跨行政区域、跨行业优化配置的问题。仁何联村党委以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经验做法被《陕西日报》专题报道。
亮点五 服务企业“五个一”有声有色
高陵区委组织部创设党政干部服务企业“五个一”系列活动载体,即召开一次座谈会、举办一场辅导报告、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举办一期专题擂台赛、出台《高陵区党政干部服务企业行为规范(试行)》,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规范干部服务企业行为,鼓励干部坦荡真诚同企业交往,积极作为、靠前服务,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亮点六 挂职锻炼成果丰硕喜人
高陵区委组织部大力实施挂职干部“五个一批”计划,择优选派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杭州经济开发区、浙江海龟控股有限公司开展为期3个月挂职、学习。同时,高陵区委组织部还召开挂职干部成果交流汇报会,开展挂职干部巡讲活动,将乡村振兴、“最多跑一次”、“亩均论英雄”、“互联网+等”经验做法在全区推广应用。
亮点七 校地合作开出别样“结亲花”
高陵区委组织部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通远街道何村、西北民大旧址分别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开展“长安大学百名博士看高陵”活动,共建创新创业、招才引智平台;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老教授作“弘扬西迁精神,争做新时代爱国奉献的奋斗者”专题报告会,人民网、凤凰网陕西综合等媒体予以深度宣传报道。
亮点八 让党旗在工地上飘扬
高陵区委组织部注重将党建工作与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在符合条件的工程、工作项目中建立党组织新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党的建设引领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亮点九 “智慧党建+”模式 助推蝶变再升级
高陵区委组织部创新推出融支部建设、集体经济、特色产业、抱团帮扶、美丽乡村为一体的党建“1+5”脱贫攻坚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移动云MAS客户端平台,寄送“政治生日”贺卡、发送祝福短信等方式,开展各具特色的“政治生日”送祝福活动,使广大党员感受到来自“娘家人”的温暖;优化“高陵党建”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编写质量不断提升,关注人数持续增多,排行陕西党建公众数据第25名,拓宽了宣传新渠道。
亮点十 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
高陵区委组织部从政治站位、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纪律规矩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组工干部自身建设,每周三晚举办“组工讲坛”,各科室“人人上讲台”,学习党建、干部等业务知识;建立文稿点评、工作讲评制度,督促学习整改,提升工作标准。(供稿 高陵区委宣传部 编辑 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