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陕西

首页 >> 正青春 >> 正文

因为热爱 所以不怠 ——记首届“西安之星”、西安市红会医院院长郝定均

发稿时间:2018-10-27 12:23:47 来源: 西安发布

  西安发布讯(西安晚报记者 苏建华 张黎娜 见习记者 马相)10月23日下午3时许,记者如约走进西安市红会医院院长郝定均的办公室,他身边围了五六个人,郝定均手里拿着几张片子,对着观片灯正在向患者家属说着什么,似乎并没注意到又有几个人进来。记者也没有向他打招呼,便在一旁听了起来。原来,这是一位83岁患者的儿子,在几位亲友的陪同下向郝定均咨询母亲手术的事宜。

  送走了这拨求医者,郝定均才转过身来向记者一行3人打招呼,之后便带着我们向会议室走去,顺便接过办公室人员早已给他泡好却一直没顾上喝的茶水。到会议室大家落坐之后,他轻轻地抿了一口茶,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忙碌每一天

  目睹刚才的情形,记者问“您一直都是这样忙碌吗?”郝定均说:“每天都是这样,从早到晚,只要有患者,我就不能停。”

  记者采访当日,郝定均为病人做手术,从上午11点半开始直到下午2点半才做完,刚回到办公室又来几位患者家属找他看片子、询病问诊,中间几乎没有任何歇息。

  在记者的提示下,郝定均回忆了他每天的工作节奏:6点起床,7点半之前到办公室,9点之前为问诊的病人和慕名而来的患者答疑解惑,随后几乎每天都有手术,经常做到下午两三点,其余时间不是处理医院事务,就是忙着筹备各种学术会议,再不就是为人诊病。他说早上之所以提前到医院,就是想利用这段时间多看一些患者。今年已近六旬的他,平均每天经手的患者不下20人次。

  记者采访的前一天,郝定均早上7点多就去参加市里的会议,中午11点半赶回医院,又马不停蹄地走进手术室,带着他的团队开始手术,这是一例3D打印人工椎体置换术,一直忙活到下午2点半他才从手术台上下来。每遇到高难度手术,郝定均总是亲自操刀,在无影灯下,娴熟地用他的刀、锤、针、线等,一丝不苟地为手术患者争取最大的成功。由于时间不够用,经常一些学术会议资料准备工作,他都是在晚上或飞机上完成。

  日日如此,年年如斯。问他何故如此?答曰:“因为热爱这份职业,虽则很忙碌,但也很充实、很快乐。”

  步步攀高峰

  郝定均院长出生在陕北清涧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从小热爱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以榆林地区应届毕业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时的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从此踏上了从医之路。近40年之后的今天,他已经成为我国骨科领域的带头人,作为西安市骨科学会与陕西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总干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和多个学术期刊主编及副主编,郝定均为我国脊柱外科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红会医院“西部骨科航母”的打造倾注了毕生精力,同时也为陕西乃至全国骨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郝定均回忆说,1982年他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老家的清涧县人民医院工作。“由于上大学期间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实习期间又见到各种不同的病例,所以我一到县城医院很快就能上手。”郝定均表示,因为在县城医院有充分锻炼和施展的空间,3年下来让他成长很快,籍此他才有机会通过人才交流调到西安,进入陕西省结核防治院担任胸外科医生。1987年,他又调到红会医院截瘫分院,开始了他脊柱外科领域的征途。

  “1997年,带着研究生科研项目,我去了美国最好的医院之一——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郝定均说,到了美国他投入了全部精力,本来计划一年的课题项目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项目完成后,郝定均就开始临床参观,没有美国的行医执照是不能上手术台的。有一天,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来了一位患有多椎体腰椎结核的患者。由于当时美国已经消灭结核流行30年,脊柱结核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美国的医生少有脊柱结核手术的经验,而在红会脊柱外科从业已经10年的郝定均做过近500例的脊柱结核手术。于是郝定均毛遂自荐,在当时的骨科主任、美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John Philipe Kostuik教授的担保下做了手术助理。手术中,郝定均出色的表现得到了教授的认可,之后又参加了各种脊柱手术,学到了很多国外先进的手术技术和操作方法。

  “学到就该用到。” 回国后,他创造了一个个西部及全国第一,包括当时被认为禁区的上颈椎畸形矫正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人工椎体置换等手术。同时,他将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运用到临床工作中,立志在他的带领下让红会医院成为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骨科权威。近年来,导航技术、机器人、3D显微镜辅助微创技术及严重脊柱创伤重建关键技术的大胆创新奠定了红会医院脊柱外科在全国的先进水平。如今,红会医院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年手术量最多的骨科医院之一,郝定均也从县城的一名小医生成为我国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据了解,郝定均近年来开展新技术共30余项,主持国家及省市各级在研科研项目17项。发表脊柱专业论文3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脊柱外科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得专利20项,主持完成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出版专著、译著12部。郝定均还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医药卫生领域顶尖人才,先后获得“中国医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和首届“西安之星”等荣誉称号。

  只因为喜欢

  郝定均表示,他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累计主刀各类脊柱外科手术已经1万余例了,但从未有过停歇的念头。“医学永无止境,临床实践为技术突破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科研攻关又为解决临床难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

  “医教相长,带教学生的过程中,我也能学到很多。”郝定均表示,他会把这份对职业的喜欢与执着及其所学技术与成就传承下去,言传身教把下一代培养好。他现在还担任红会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延安大学、西安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他的在读学生包括博士后、博士及硕士就有51名。他对学生要求高要求严,治学严谨毫无保留,他培养的众多研究生每年在国内外各种重要学术会议做报告并在国际脊柱重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病患的痛苦,这个初心永远都改变不了。”郝定均坦言,很多朋友都不理解他到现在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地工作,他说:“就是因为喜欢。”也有人曾经问他:“每天一早就看到一屋子的病人,你不烦吗?”郝定均表示:“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从来不会觉得烦。对他而言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一个个病人痊愈。”

  接受记者采访结束时已经下午6点多了,郝定均匆匆换下衣服,走向已经落下的夜幕——晚上8点,还有一个会诊等着他。

责任编辑:zyy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